合法避税是指纳税人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导向,通过对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精心安排自己的经济
事务,获得正当税收效应的经济行为,也被称为"税收筹划",其实质是纳税人合法的节税行为。
1.利用"预提费用"账户进行避税
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预提费用账户核算企业预先提取、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中,而在以后
可能发生的大额费用,如预提的修理费等。费用预提时,将直接加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等,但不需要以正式支付凭证为依据入账,待实际发生费用时再从预提费用中列支
。企业正是看中了预提费用的这一特点。为减少本期应纳的所得税,在使用预提费用账户时,一些
企业会人为地扩大预提费用的计提范围,提高计提标准,甚至有的企业巧立名目,采用预提模具费
等虚列预提费用,实际上提而不用,长期挂账或用于其他不合理开支,加大本期的产品成本和管理
费用、财务费用,直接截留利润,从而直接减少本期应缴纳的所得税。
2.利用租赁进行避税
一般情况下,某些企业的自有设备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处于闲置状态,而另一些企业短期内又急需
这些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可以融通一下,以临时性的方式满足后者的要求,即经营性租赁。
无论对承租人还是出租人来说,租赁都可获得益处,少缴所得税。对承租人而言,因其在经营活动
中要支付租金,从而可冲减其利润;对出租人而言,租金收入要比一般经营利润收入享受更为优惠
的税收待遇,从而有利于税负的减轻。
3.固定资产避税
固定资产的安装费用属于固定资产原值的组成部分,当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应将安装
费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然后按规定的折旧计提方法,逐步收回原值。但企业为了加速折扣,使固定
资产的折旧额早日计入成本,早日收回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本期利润,少缴所得税,便将固定资产
的安装费用以维修费用的名义直接记入"制造费用"账户,通过制造费用的分配加大生产成本,从
而减少本期应缴纳的所得税。
4.转移定价避税
转移定价法是企业避税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关联的企业双方为了分摊利润或转
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或买卖过程中,不是按照市场公平价格,而是根据企业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产
品定价的方法。采用这种定价方法,产品的转让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场公平价格,以达到关联企
业整体少纳税甚至不纳税的目的。
转移定价避税方式一般适用于税率有差异的相互送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使税率高的企业部分利
润转移到税率低的企业,最终减少两家企业的纳税总额。
总之,企业进行合法避税的目标就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实现企业经济利润最大
化。企业合法避税的前提条件是依法纳税。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
细则和具体税种的法规条例,按时足额交纳税款。只有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进行合法避税,才能
将合法避税作为企业的权利,避税行为才能受到法律和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