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正式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了6方面25条措施。其中包括,北京将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增收,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专项行动,逐步消除年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
目前北京市已经基本完成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精准识别,全市共确定600个左右需纳入扶持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北京市研究起草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任务目标以及18个市级委办局、16个相关区工作职责分工方案,已广泛征求了市级委办局及相关区政府意见,近期拟以市委农办名义印发。今年将开展精准结对帮扶,在延续原低收入对接帮扶机制不脱钩的基础上,按照集体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实际和对接帮扶需求,进一步建立国企、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党政机关等单位与集体经济薄弱村之间的复合式对接帮扶机制,确保每个薄弱村至少对接一个帮扶单位,通过产业带动、项目联建、资金支持、技术支撑、消费增收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帮扶。延续现有区区对接帮扶政策,由中心城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集体经济薄弱村较多的密云、怀柔、延庆、平谷、房山、门头沟六个区结对。
《若干措施》特别强调以城带乡、城乡一体,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功能互促、优势互补。此外,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城乡基本性制度安排,着力破除各种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瓶颈,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创造条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推动城乡深层次融合。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