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资质代办一体化服务平台
18611092150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常见问题 >

众聚小课堂:如何判断手里的发票是否有效?

  2021-06-09 02:48:11    594     众聚企服
信息来源:《中小企业税务与会计实务》

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接触最多的票据就是发票。尤其是在发生采购支出时,获取发票又是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环节。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的通知》(国税发[2009]114号)的规定,企业未按规定取得的合法有效凭据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在发生业务往来时,取得合法有效凭证,又是税收管理的重中之重。那么,在实务中,如何界定发票的有效性呢?


哪些发票不合规?

(一)假发票

如果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取得的是假发票,则该发票肯定不属于合法有效凭据,税前当然不能扣除。


(二)发票抬头是其他公司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税前不得扣除。企业在经营中取得的发票抬头是其他公司的名称,通常说明企业替他人承担了费用,该支出与企业收入无关,税前不得扣除。

(三)发票抬头不完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单位和个人在开具发票时,必须做到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纳税人使用不符合规定发票特别是没有填开付款方全称的发票,不得允许纳税人用于税前扣除、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和财务报销。因此,对于抬头不完整的发票,无论在会计上还是在税务上,都属于不合规票据,企业取得该类发票不能用于税前扣除。

(四)发票抬头是个人

多数情况下,发票抬头为个人的,通常属于个人消费支出,不属于与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以此类发票入账,税前一般无法扣除。


(五)发票上无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号)的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购买方为企业的,索取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销售方为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


(六)当期列支成本、费用却未取得发票

按照《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的规定,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七)跨期发票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Tag标签:

业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