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伙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导致合伙人退股,而合伙人一旦退股,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那么,合伙团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合伙人退股该怎么办呢?
合伙人决定退股时,团队管理者首先要了解合伙人决定退股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挽留。若是不能商量的原因,则根据合伙协议的相关约定办理退股手续;若是能够商量的事情,则需要其他合伙人同心协力挽留将退股的合伙人。
(1)确定退出价格
一方面可对退出的合伙人收回全部或部分股权;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合伙人的历史贡献,按一定溢价或折价回购股权。可根据退出价格基数或是溢价或折价倍数来确定退出价格。比如,可考虑按合伙人掏钱买股权的购买价格的一定溢价回购或退出合伙人按其持股比例参与分配公司净资产或净利润的一定溢价,也可按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一定折扣价回购。
(2)按照不同协议的约定执行退出机制
工商局通常都要求企业用他们指定的章程模板,股权的退出机制很难直接写进公司章程。但合伙人之间可另外签订协议,约定股权的退出机制;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尽量不冲突;在股东协议中约定的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相冲突时,以股东协议为准。
(3)股权发放后,如何处理合伙人拿到的股权与其贡献不匹配的问题
如果允许中途退出的合伙人带走全部股权,对退出合伙人是很公平,但却对其他长期参与创业的合伙人很不公平,对其他合伙人也没有安全感,所以就要求合伙创业的团队在退出机制中明确退股合伙人的股权问题。
创业初期预留较大的股权空间,方便后期期权的调整工作。
与退股的合伙人商量,指明完善后的退出机制和团队的想法,征求退股合伙人的谅解,在下一期发放股权时少发。
如果可能的话,在股权实际发放到退股合伙人手上之前就改好其应得的股权比例,这样可以减少异议的可能性。
(4)明确清晰的股权份额,办好相关退股手续
团队成员与退股合伙人所持的股权份额一定要划分清楚,并且要将退股手续办妥当,防止日后出现经济纠纷。一般合伙创业的公司,对退股的合伙人所持股权的发放按照分期成熟机制执行,这样既可以安抚现有的合伙人,也肯定退股合伙人对公司的贡献。具体的分期成熟机制需要根据公司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最初订立的协议决定。
(5)抓紧时间寻找另外的合伙人
当公司的运营在合伙人退股后收到影响且需要引入新的合伙人时,一定要及时寻找另外的合伙人,让公司的正常运营不受到影响。若是退股合伙人的离开对创业团队工作的影响不大甚至没有,那么公司可以暂时不用考虑引入新的合伙人,因为引入新的合伙人需要耗费时间精力和一定的资金成本。
新的合伙人需要耗费时间精力和一定的资金成本。提示上述的办法都要建立在较完善的退出机制的基础上实施,所以合伙创业的团队在创业初期就要做好退出机制的制定,为日后合伙人的退股提供分股依据,同时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Tag标签: